防治薊馬的藥劑有哪些呢?我們現在能常見到藥劑是這些成分。其中以煙堿類化合物為主要的防治成分(唑蟲酰胺在國內還沒有登記,國外已經登記)。另外還有一些沒有在薊馬上登記的產品如螺蟲乙酯、吡丙醚、丁醚脲、氟啶蟲胺腈、氟啶蟲酰胺等等。
薊馬在抗性上來的很快,實際上有些地方5.7%的甲維鹽也要用到50毫升/桶,艾綠士要用到10-15毫升/桶。22%氟啶蟲胺腈FS,50毫升/畝(即11克a.i./畝)防治薊馬效果不錯。氟啶蟲酰胺雖與吡蚜酮一樣,對蚜蟲等刺吸式口器害蟲具有拒食作用,其起效比較慢,實際應用中還是復配煙堿類殺蟲劑。
氟蟲腈防治效果不錯的,現在已經被禁止使用了,另外丙溴磷、丁硫克百威、水胺硫磷已經在蔬菜上已經禁止使用就不在討論范圍里了。
苦參堿、藜蘆堿、白僵菌、綠僵菌有登記,其效果,你懂的。
薊馬個體非常小,肉眼不容易看清,而且種類多、數量大、食性雜,一般藏在花內和葉片背面,善飛能跳,擴散很快。
薊馬鉆花后很難防治,必須在緩苗后、開花前控制住,所以一定要提前預防。一是利用薊馬趨藍色的習性,在田間設置藍色粘板進行誘殺。二是提前用藥。
薊馬繁殖極快,從卵到成蟲僅需14天,世代更替快,容易泛濫成災。如蔥薊馬一年發生8~10代,瓜薊馬在廣西一年可發生17~18代,在溫暖干旱的條件下易發生,若防治不及時,會對作物造成毀滅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