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土豆的產量比較高,但土豆需肥量是很大的,一般而言,每生產500公斤塊莖需要吸收氮2.5公斤、磷1.0公斤、鉀4.5公斤。因此,要提高土豆的產量,必須適當增加施肥量。土豆怎樣施肥能高產呢?土豆施肥方法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土豆的需肥特點
在幼苗期以氮、鉀吸收較多,分別達到總吸收的20%以上,磷較少,約占吸收總量的15%;現蕾、開花期間,吸鉀多,達總量的70%左右,氮磷約占總量的50%左右;生育后期,則以氮、磷吸收較多,分別約為30%和20%,吸鉀較少,占5%左右。
土豆吸肥總趨勢是以前、中期較多。此外,土豆需肥情況還因品種不同而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土豆要根據各個時期的需肥特點,選擇適合各個時期的肥料和施肥方法進行管理。
土豆施肥方法
土豆要求氣候溫涼,喜歡疏松的砂性土壤,生育期短,施肥時應有較多的農家肥配合化肥作基肥,這樣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有利于生長和結薯,基肥的施用量占總施肥量的70%以上,同時適當配施氮、磷、鉀化肥及微量元素肥料可增加產量改善品質。
土豆在各個生育時期所需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又不相同,從發芽至幼苗期主要利用塊莖中所含營養物質,所需營養較少,高寒山區氣候冷涼,前期溫度較低的地方,如果過多追肥也容易引起燒苗。
夏季雨水來臨,是土豆追肥的關鍵時期,追肥分兩次:一是保苗肥,在齊苗后苗高約15厘米時進行,結合中耕培土每畝用尿素5-8公斤兌水澆施,促進莖、葉生長;二是促薯肥,在植株發棵期和結薯期進行,滿足結薯所需的養分,促進早結薯,多結薯。第二次追施及中耕除草在現蕾時株高約40厘米時進行;追肥中的2/3氮肥重追保苗肥,余下的1/3氮肥根據植株的生長狀況,追施促薯肥。
土豆是高產喜鉀作物,土豆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為2∶1∶4,可見土豆對鉀肥的需求量,促薯期每畝施硫酸鉀10公斤,施肥后立即起壟培土,同時進行中耕除草;鉀肥的施用對產量提高的作用顯著,硫酸鉀效果。鎂肥對土豆也有顯著的增產效果,硼砂鎂肥等微肥一般在初花期開始進行葉面噴施,隔7天一次,連續三次,濃度掌握在硼砂0.05%,硫酸鎂0.5%。
土豆開花后,一般不進行根際追肥,特別是不能在根際追施氮肥,否則施肥不當造成莖葉徒長,阻礙塊莖的形成、影響發育,易產生小薯和畸形薯,干物質含量下降,易感晚疫病和瘡痂病。土豆開花后,主要以葉面噴施方式追施磷、鉀肥,每隔8-15天葉面噴施0.3%-9.5%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畝,連續2-3次,若出現缺氮現象,可增加100-150克尿素噴施。通過根外追肥可顯著提高塊莖的產量,增進塊莖的品質和耐貯性。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土豆施肥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19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