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21世紀是生物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遍布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各個領域。有益微生物肥的誕生,可以說是施肥技術的一場革命。長期以來,由于我國微生物肥的菌體在常態下存活較短(60—150天)這一瓶頸難以突破,所以人們普遍認為肥料泛指有機肥和化肥,而忽視了“植物直接吸收的養分只占所需養分的很少一部分,絕大部分養分只有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才能吸收利用”這一基礎常識。有益微生物肥主要具有四大功能。
一、活化土壤,保育地力。打個比方,有益微生物肥中的活性菌就像我們蒸饅頭發面的酵母菌,幾個小時后面的體積就會漲幾倍。因而施入生物肥,可使土壤疏松不板結,激活土壤潛在養分,提高土壤保水、保肥、通氣性能,達到保育地力和提高果樹根際生產能力的目的。
二、促進轉化,減少投入。有益生物肥中的固氮生物菌能將空氣中的自由態氮轉化為作物和果樹可直接吸收的有效氮,磷細菌能逐步分解被土壤固化的磷灰石和磷酸三鈣以及有機磷化合物,釋放出P2O5。我國西北黃土成土母質含鉀十分豐富,20厘米耕層中每畝約含1500-4500公斤,但這些鉀絕大部分存在于長石、云母類原生礦物中,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生物肥中的鉀細菌能夠分解此類礦物并釋放可溶性鉀到土壤溶液中被作物利用。可見,合理施用生物肥,可以減少化肥用量,達到節本增效的目的。
三、以菌抑菌,增強抗逆。果樹長期固定在一塊地上年復一年的生長收獲,出現缺素和土傳病害(如根腐病、病毒病等)的現象日趨嚴重,輕則減產降質,重則爛根死樹。生物肥內含大分量的有益活性菌株,能加快對土壤養分的釋放速度,平衡營養,激活釋放潛在的短缺營養。同時,生命極強的有益菌群能與根系建立完善的生態平衡系統,阻止、抑制有害病原物,使土壤中有害病菌、病毒、分解轉化,恢復土壤原有活性。因此,有人也稱生物肥為“抗重茬肥料”或“清根素”。
四、環保提質,造福人類。有益微生物肥的誕生,從根本上解決了現代農業的化肥、農藥污染問題。強大的有益菌群首先能修復凈化土壤,降解土壤中的病原菌、重金屬、及鹽類化合物的功能,還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生產一個凈化的環境。
有益微生物化肥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環境,土壤改善,以及使農作物充分吸收養分,還大大的減少了化肥的用量,節約了資源,為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