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農村部科學施肥指導專家組共同制定了《2021年秋冬季主要農作物科學施肥技術意見》,針對桃園有機肥用量少,施肥量差異較大,肥料用量、氮磷鉀配比、施肥時期和方法不合理,施肥灌溉不協調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及建議。
施肥原則
(1)增加有機肥施用量,提倡有機無機配合施用。依據土壤肥力、品種特性和產量水平,合理調控氮磷鉀肥施用數量,早熟品種施肥量一般比晚熟品種少15%-30%。注意鈣、鐵、鎂、硼、鋅和銅等中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
(2)合理分配肥料,桃果采摘后一個月左右進行秋季基肥施用,桃果膨大期前后進行追肥。采摘前3周不宜追施氮肥和大量灌水,以免影響品質;
(3)肥料施用與綠色增產增效栽培技術相結合,夏季排水不暢的平原地區桃園需做好起壟、覆膜、生草等工作,干旱地區提倡采用地膜覆蓋、穴貯肥水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