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中澳在農業科技領域的合作交流,總結凝練前期項目成果,提高雙方在農業科技領域及“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的科技合作水平,為高原牧區精準脫貧和草地生態環境改善做出新的貢獻,
為進一步加強中澳在農業科技領域的合作交流,總結凝練前期項目成果,提高雙方在農業科技領域及“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的科技合作水平,為高原牧區精準脫貧和草地生態環境改善做出新的貢獻,經科技部和西藏自治區批準,2018年7月22日——25日,由科技部主辦西藏農科院承辦的“高原草地與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中澳科技合作項目研討會”在拉金谷飯店召開。參加研討會的有澳大利亞國際農業研究中心項目官員,查爾斯特大學、新南威爾士州基礎產業部、澳大利亞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項目專家,西藏農科院尼瑪扎西院長、扎西副院長,甘肅省農科院吳建平院長,中國農科院草原研究所、中國農科院國際合作局、以及來自國內各合作單位的項目專家和自治區農牧廳、拉薩市、山南市、那曲市等單位畜牧業發展相關的領導和科技人員,西藏農科院畜牧所、草業所和資環所的科技人員,共計80余人。
7月22日,在西藏農科院尼瑪扎西院長的陪同下,來自澳大利亞合作機構的項目官員、專家等一行8人赴當雄縣龍仁鄉郭慶村參觀了牦牛基地,重點了解了公牛育肥、母牛和犢牛的飼養情況,并通過與牧民交談了解了草地畜牧業的實際生產情況。
7月23日,開展了學術交流。尼瑪扎西院長首先代表西藏農科院對澳方代表以及各單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對澳方代表不顧高原反應赴當雄縣進行實地考察表示衷心的感謝。隨后澳大利亞國際農業研究中心(ACIAR)首席執行官AndewCompbell介紹了ACIAR在中國的項目情況。研討會在西藏農科院席磊副院長和澳大利亞國際農業研究中心PeterHorne博士的共同主持下,各位專家分別圍繞高原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在各自研究領域的進展做了主題報告。報告內容涉及了家庭牧場示范啟示、西藏草地管理、畜牧業生產行為和產業結構變化、荒漠草原管理等多個方面,為西藏高原草地與畜牧業的發展帶了多方面深刻的啟示。
7月24日,與會專家圍繞“中國草地畜牧業發展,尤其是西藏草地畜牧業發展以及澳大利亞國際農業研究中心在中國的工作重心”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對以下問題達成了一致:目前西藏已實現整體草畜平衡,但仍存在季節性、區域性超載現象;牧區由于占有更多生產資料,相對農區來說,其脫貧難度較小;草場管理和飼養方式正在發生改變,具體表現在冬季牧場普遍超載、在草場進行土地確權后開始出現流轉集中現象、年輕一代的牧民子女不愿意再成為牧民;很難了解牧民對項目成果接受度的真實意愿。針對以上問題,專家們提出,一是借鑒區外其他區域,例如內蒙古的項目示范的成功經驗;借助更多的技術手段使牧民們愿意轉場到夏季牧場,并在減畜的同時不減收入;二是制定合適的政策措施鼓勵年輕一代牧民回到草原;三是在向牧民推廣項目成果時不能簡單地詢問是否接受,更應該去深入分析意愿背后的動機。本次討論將形成會議報告,同時提交澳大利亞國際農業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技術部,作為中澳合作項目未來研究方向和領域的指導依據。
本次會議在各方的努力下取得了圓滿成功,不僅加強了西藏農科院與其他中國與澳大利亞國際農業研究中心合作項目的聯系,促進了各方之間的信息共享,而且明確了中澳合作項目未來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點。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