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煙臺五洲豐一位年輕的小伙子專門來報社,與記者探討目前對農產品市場研究資深的機構有哪些。問他:“化肥企業怎么對農產品感興趣了?”他笑著回答說:“因為目前公司正在開展一項新業務,就是公司與金融機構深度合作,金融機構授信公司一定額度的貸款,給種植大戶使用,大戶可以用這些貸款購買公司的化肥等農資產品,等農產品收獲時,大戶再把貸款還給金融機構。如果我們能夠提前了解到農產品的市場動向,就可以對資金流向進行把控,進而規避資金風險。”小伙子說,這種業務模式的好處就是,不僅解決了種植大戶的資金難題,也為公司銷售拓展了新的渠道,同時也帶活了金融機構的業務,讓金融真正參與到農資行業這個實體經濟中來。
這就是產業鏈金融!產業鏈金融就是金融機構以產業鏈的核心企業為依托,針對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設計個性化、標準化的金融服務產品,為整個產業鏈上的所有環節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一種服務模式。
想起今年4月去四川云圖控股時,該公司副總裁劉曉霞講到的云圖控股的業務新模式,實在讓筆者覺得耳目一新:在經過幾年的農資電商探路之后,公司在哈哈農莊推出了哈哈財神。這是一款專門針對農民的理財產品,農民可以把手上的閑散資金放在平臺上進行理財。更重要的是,只要農民在哈哈財神上購買理財產品,就可以在哈哈農莊上以白條形式購買等額的農資產品,還款周期3~6個月不等。這樣一來,一方面農民可以在平臺上“賒”到農資產品,另一方面手上閑錢還可以獲取收益。更值得關注的是,云圖控股通過這種方式,將消費者———農民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上,同時,對農民的資金狀況、購買習慣、種植物種等形成詳細的大數據,為下一步的產品開發和業務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樣的案例很多,比如于2015年推出的農泰金融,一方面為將廣大投資者提供投資理財服務,另一方面為中國三農產業鏈提供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資渠道。平臺通過撮合社會資金助力三農產業發展,促進中國農業產業鏈快速轉型升級來實現“金融助力產業,創新驅動發展,與時俱進,產業報國”的企業愿景。
作為互聯網公司的阿里巴巴,一開始推進村淘戰略的時候,就將互聯網金融布局其中,推出了針對于農村市場的信貸產品旺農貸,由村淘合伙人進行推薦、線上審批放款,農民在線上購買農資產品可以像以往一樣享受“賒銷”。
再看今年7月18日盛大登場的金豐公社,該公社是由金正大集團發起并控股,由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華夏銀行共同投資成立的中國現代農業服務平臺。據了解,IFC在金豐公社的投資金額為7000萬美元,是其在農業服務領域投資額度的項目。值得注意是,金豐公社之所以能夠獲得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FC)的青睞,是因為世界銀行看到了中國農業的巨大商機。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原來分工明確、相互獨立的多環節產業鏈,開始出現全產業鏈的垂直整合以及推動跨產業鏈的橫向融合,進而形成完整閉環、相互依存、密切相關的全新生態圈。這也讓我們看到了金融越來越回歸本質,參與到產業中為實體經濟服務。
總之,這一個個新模式、新平臺的出現,讓我們意識到,產業鏈金融的“風”早已不是剛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風,而是正在形成具有超級力量的“風口”。抓住了機遇,站到了風口上,我們就會“扶搖直上,平步青云”。就如同前不久聽到鄭州帝益肥業生態保護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新領所講的那樣:“未來改變農資行業的,不是靠銷售技巧、更不是宣傳到位,而是產業鏈金融!”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