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農戶來信反映說袋栽的黑木耳發生了爛棒的情況,讓小編給大家講一下具體是因為什么爛棒的,其實黑木耳發生爛棒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單一的原因造成的,今天小編就先給大家講一下主要會造成爛棒的原因。
首先有可能是菌種的選擇有問題。在不了解情況的基礎上將段木上栽培表現良好的菌株,盲目地應用在袋料黑木耳上,因為菌種不適應這種環境,所以發菌比較緩慢,引起菌種感染,從而發生爛棒。
也有可能是因為栽種季節的問題。春栽木耳和秋栽木耳所適應的環境和溫度都不相同,如果栽種之前不把季節考慮在內的話很容易造成菌種感染,引起菌棒腐爛。
還有可能就是培養菌種期間管理的問題。發菌前期黑木耳菌棒所處的室溫較低,引起個別接種穴菌絲死亡,發菌后期,氣溫漸漸升高,加上菌絲體呼吸作用放出熱量,當氣溫超過25℃時,沒有及時采取通風降溫措施,發生燒堆悶菌現象,出耳期,水分管理不當,造成感染,導致流耳或菌棒腐爛。
兩種可能是因為大棚內部通風不良或采耳過晚的問題。耳棚內通風不良:耳棚選址不當,或棚頂、棚周覆蓋物太厚或通風不及時等原因,使耳棚內缺氧,CO和其它有毒氣體積聚,木耳菌絲生活力下降,子實體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為雜菌繁殖生長提供條件,發生爛耳或流耳現象。采耳過晚:黑木耳子實體營養豐富且又是膠質狀,采收不及時,子實體老化變薄,失去彈性,不但質量差,而且極易產生霉菌,造成流耳、爛耳現象。
以上幾種原因并不是袋栽木耳爛棒的所有原因,只是分析出來幾種主要的原因給大家借鑒一下,具體爛棒原因還要根據木耳爛棒的程度和環境來確定,下回教大家如何防止袋栽黑木耳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