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灌漿期是指從揚花結束到籽粒成熟的一段時間。從生物學的角度看,此時是受精卵發育形成胚、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的過程。從生產角度看,此時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生產上此時要有充足的光合面積和通暢的物質運輸渠道
灌漿期的長短和品種、氣候有緊密的關系。一般南方早稻,從齊穗到收獲,大概要30天,而灌漿時間大概為10-15天。雜交中晚秈,相對而言要長一些,灌漿結束在齊穗后25-35天。而北方的粳稻,灌漿期甚至超過40天。
一、水稻灌漿期是決定產量的關鍵時期,田間管理應以養根保葉、防止早衰、提高光合效率、促進灌漿、提高結實率和粒重為目標。
補施粒肥看苗、看田、看天施用粒肥。葉色偏黃、劍葉短小的應補施,葉色濃綠、劍葉肥大的不施;瘦田補施,肥田不施;晴天多的補施,陰雨天多的不施。一般在破口期每畝施尿素2~3公斤為宜。
二合理灌溉灌漿
結實期合理灌溉,可以養根保葉、減少空粒和秕粒。抽穗揚花期田間要保持一定水層。灌漿期以濕潤為主,干干濕濕間隙灌溉,即上水后自然落干1~2天再灌水,以保持根系活力。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常因缺水而早衰,不宜采用此法,應保持薄水層。
揚花期遇高溫或結實期遇低溫,要及早灌深水調節溫度,以減少空粒和秕粒。收割前不宜過早斷水,早稻在收割前4~5天斷水,中晚稻在收割前6~7天斷水。
三、抓好“三防”
1、防治病蟲害。這一時期主要病蟲有稻瘟病、白葉枯病、稻曲病、紋枯病、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應將總莖蘗數偏多、長勢旺盛的田塊作為防治重點,抓住水稻破口關鍵時期進行防治。
2、防倒伏。水稻倒伏主要發生在結實期,除加強肥水管理,防治病蟲害外,還可對旺長田塊噴施水稻專用葉面肥,抑制穗下間節伸長,增強抗倒能力。
3、防貪青。噴專用葉面肥,具有增產、促早熟等功效。來源水稻種植交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