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就《意見》相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本文僅摘取部分相關問答)
問:《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是基于什么考慮?
答: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情。當前,全國小農戶數量約占各類農業經營戶總數的98%,經營耕地面積約占耕地總面積的近七成。人均一畝三分地、戶均不過十畝田的小農生產方式,是我國農業發展需要長期面對的基本現實,農業在相當長時期仍將是我國幾億農民生存和就業的基礎產業。
我國國情決定了我們不能學歐美的模式,短期內不應該、也不可能把農民的土地集中到少數主體手上搞大規模集中經營。同時也不可能走日韓高投入高成本、家家戶戶設施裝備小而全的路子。現階段,比較現實且有效的途徑就是通過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把一家一戶干不了、干不好、干起來不劃算的生產環節集中起來,統一委托給服務主體去完成,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組織形式等現代生產要素有效導入農業,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從而實現農業現代化。
實際上,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過程,就是推廣應用先進技術裝備、改善資源要素投入結構的過程,也是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的過程。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實現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實踐表明,農戶家庭經營加上完備的社會化服務,更符合我國的國情農情,更適合我國現代農業特別是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生產。農業社會化服務已成為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基本途徑和主要機制,成為發展農業生產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舉措。
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加強引導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在探索創新中蓬勃發展。但同時也存在著規模不大、領域不寬、質量不高等不足,工作中還面臨認識不夠到位、思想不夠統一的問題。為此,農業農村部研究制定《意見》,旨在明確發展的思路方向和目標任務,進一步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為推動各地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提供指導。

問:《意見》提出要積極拓展服務領域,目前農業社會化服務有哪些重點領域?下一步向哪些領域拓展?
答:為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當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重點領域主要在糧棉油糖等大宗農作物。這些大宗農作物種植相對集中,生產設施裝備相對成熟,但由于比較效益較低,導致生產主體積極性不高,因此對服務的需求更加迫切。近年來,農業農村部積極指導各地聚焦糧食生產關鍵薄弱環節,通過完善支持政策、強化項目推動、典型示范引導等一系列舉措,不斷加大對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的引導支持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據典型調查,通過服務主體集中采購生產資料、統一進行機械化作業、集成應用先進品種和技術、訂單溢價收購農產品等服務,單季糧食作物生產畝均節本增效150元左右,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有效穩定了糧食等大宗農作物生產。隨著農產品區域布局不斷優化,一些經濟作物、特色產品生產集中度逐步提高,為拓展服務領域創造了有利條件。
下一步,要把握趨勢、因勢利導,推動社會化服務范圍從糧棉油糖等大宗農作物向果菜茶等經濟作物拓展,從種植業向養殖業等領域推進,從產中向產前、產后等環節及金融保險等配套服務延伸,不斷提升社會化服務對農業全產業鏈及農林牧漁各產業的覆蓋率和支撐作用。
來源:農業農村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