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玉米價格的下跌,國內大豆價格同步走跌。不過,從清明小長假結束之后,玉米行情走跌趨勢收窄,甚至部分地區開始抬頭反彈。那么大豆的價格行情走勢如何的?現在國內大豆種植的補貼標準是多少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前期大豆走跌的原因
其實春節結束之后,大豆行情延續了之前火熱走勢,曾出現快速上漲的態勢,均價逼近2.9元一斤。尤其是當時市場傳聞中儲糧要進行收儲,而且價格會定在2.95元一斤,導致整個大豆的期貨和現貨市場的價格都迅速上漲,創造20年來的歷史新高。結果,靴子遲遲未能落地,導致大豆行情開始由漲轉跌。
1、前期大豆價格上漲過快,近期出現回調走勢
受到收儲傳聞刺激,春節之后大豆期貨價格,創下了20年來的新高,一度漲到了6375元一噸。但是好景不長,中儲糧要收儲80萬噸大豆的消息,并沒有落地。這讓很多貿易商感到十分憂心,所以在現貨市場利潤可觀的情況下,交易變得頻繁,大家都紛紛出手,導致價格出現下滑。
2、基層余糧所剩不多,迅速出手準備春耕播種
現在留在農民手中的大豆數量其實已經很少,畢竟進入到4月份之后,就已經正式進入到春耕農忙的階段。一方面農民每天要下地干活,根本沒有時間去賣大豆。另一方面,農民在之前已經積極地出售,由此換來資金購買農資種子,準備新一輪的生產。
3、國外大豆質優價廉,進口量越來越大
不得不說,我國大量進口大豆,除了本身種植規模相對較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國外的大豆相對便宜。進口大豆和國產大豆之間有著高額的利潤差,這讓不少用量企業紛紛選擇進口大豆來替代國產大豆,從而提高自己的利潤率。
后市大豆價格走勢
從國產大豆的價格行情來看,目前處于下跌調整階段。但是中長期來說,大豆的價格行情跟玉米的行情走勢如出一轍,仍然還會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因為3月到4月這個階段是用糧企業需求的淡季,畢竟在春節前后,很多企業都已經大量備貨,現在正在消耗,而且下游的開工率還沒有完全提上來。等到后面企業補庫需求增長之后,它的價格還會繼續上揚。現在大豆的價格在2.75~2.85之間波動,如果后市呈現上漲,將會繼續沖擊3元大關。
現在豆粕的價格已經跌到了底部,在進行一段時間調整之后,將會進入上漲通道。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我們關注。由于現階段玉米的價格行情走勢比較火熱,今年上半年種植玉米的收益可能會高于大豆,所以很多農民會傾向于多種玉米少種大豆。按照相關的機構預測,2021年大豆種植面積會有所減少。除了玉米種植收益較高以外,這里面還有政策導向的策略。因此,從中長期來看大豆的行情還將繼續保持樂觀上漲走勢。
大豆補貼標準是多少?
為了鼓勵農民種植大豆,促進我國大豆產量的提升,實現大豆生產振興計劃,現在對于主產區大豆種植,都會給予一定的補貼。那么今年大豆補貼是多少錢呢?
從主產區的情況來看,在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等省份,每年都會對農民種植的大豆進行補貼。這個補貼政策是由農民將大豆的品種和種植面積進行確定,并填寫真實有效的資料到村里面去申報,然后再通過考察審核之后,進行發放。每個地區因為種植大豆的面積和當地財政的狀況不一樣,大豆補貼的標準并不完全相同,一般在300~530元之間。
在黑龍江地區,今年大豆補貼的標準是360元一畝。吉林地區大豆的補貼標準相對較高,能夠達到480元一畝。而在內蒙古,今年大豆補貼標準是每畝390元。除了東北地區以外,在湖北河南四川等地,當地對種植大豆的農戶同樣也有補貼。其中湖北產區大豆補貼標準達到了520元一畝,屬于全國較高水平。而在河南產區,種植一畝大豆同樣也能補貼340元。
當然,各地針對種植補貼的具體標準,每年都不太一樣,主要考慮到種植面積產出效益以及當地的政策走勢和財政狀況,所以具體要以當地的實際政策為準。
不管怎么說,采取糧食種植補貼的方式,給種植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是鼓勵農民擴大再生產提高產量的十分有效辦法之一。由于今年玉米價格持續高漲,導致不少農戶會優先選擇種植玉米。按照今年的走勢來看大豆種植面積減產,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由此,今年大豆進口量可能會再次創下新高,同時國內大量的價格走勢,從長遠來看仍然會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來源:豆腐)